1月4日上午,“拓展优质稿源渠道,进一步提升期刊影响力”——《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第一届编辑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暨期刊发展专家座谈会在北京大学陈守仁国际研究中心举行。会议由《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期刊编辑部主任许宝友主持。
会议现场
座谈会上,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秘书长任羽中发言,介绍了党委宣传部服务学校期刊阵地建设的有关工作情况。他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就要求从理论上有新的推进。现代化研究在北大有很好的基础和传统,北大本身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产物,也是中国发展现代化的引擎,要继承和发扬北大的学术传统。《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期刊主题鲜明,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式现代化等主题,创刊以来,奋发努力,作出了颇有影响力的成绩。办好一本期刊是非常重要的政治责任和学术责任,对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党委宣传部会继续全力支持期刊建设工作。
期刊编辑委员会主任黄宗良教授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主题,期刊积极回应这一主题,取得一定成绩。未来的发展中,期刊需要加强应有问题意识,尤其关注基础性和理论性的重大选题,回应时代呼唤。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尤其需要加强的主题如: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是经济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突出难题是“三农”现代化;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政治经验,需要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坚持唯物史观,坚持民主集中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新时代新征程上,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把发挥**制优势和发挥地方与基层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如此等等,需要各位共同努力,创造新的业绩。
黄宗良发言
期刊常务副主编关海庭教授向与会专家学者汇报了2023年办刊情况。他指出,期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办刊宗旨,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按时保质地完成了年度编辑出版任务,期刊影响力稳步提升,取得了良好成绩;期刊在探索刊文方式多样化、改善学科之间的平衡、提高编辑编校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他从提高约稿和投稿之间的平衡性、提高中青年学者文章的占比以及探索多样化专题组稿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期刊发展的改进措施。
关海庭发言
特邀专家、期刊编辑委员会代表围绕拓展优质稿源渠道、进一步提升期刊影响力展开交流探讨。
丰子义指出,期刊特色鲜明、主题突出,下一步,可以从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综合研究、比较现代化研究等方面推进期刊发展。姚洋提出,要加强约稿,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前提下就学术热点问题展开争鸣,提高刊文引用率。周飞舟指出,要塑造刊物形象,处理好名家和好稿子的关系、理论文章和经验文章的关系,在约稿组稿工作中可以采取专家约稿方式。马建钧表示,北京大学出版社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的出版单位,将会在刊物的校对、设计、印制、发行以及进一步扩大期刊国际影响等方面为期刊发展提供支持。孙熙国表示,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会尽可能为各位专家学者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向勇提出,刊物办刊定位高,稿件质量好,作者影响力大,将进一步发挥其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智库影响力。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丰子义、姚洋、周飞舟、马建钧、孙熙国、向勇
徐湘林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议题设置,期刊可以召开跨学科专家座谈会,讨论形成重要研究议题,在跨学科研究上有所突破。俞金尧表示,期刊主题鲜明、发展前景广阔,在拓展稿源方面,历史学尤其是世界史方面有很多可以挖掘的资源。王丽萍提出,《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是一个以问题或者主题作为核心或者焦点的期刊,不与某一个具体的学科直接相关,其优越性在于具有包容性,但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内容焦点的聚焦比较困难,可以尝试以某一个学科为主,同时能够兼容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或者研究视角,在这个学科领域积极组稿,从而有效提升刊物的知名度和可辨识度。郭忠华表示,期刊主题非常鲜明、非常明确,可以开设现代国家理论、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比较视野中的国家现代化研究等栏目,用稿风格可以更加多元。沈湘平谈道,哲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刊物可以适当引入哲学方面的讨论;应该坚持形散神不散,以融贯古今中西的方式,围绕什么样的现代化是好的现代化的主题,向着构建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体系去设置议题,精准约稿。胡怀国提出,期刊发展要处理好期刊自身特色与学术界发展趋势的关系、约稿和投稿的关系、名家和中青年学者的关系。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徐湘林、俞金尧、王丽萍、郭忠华、沈湘平、胡怀国
昝涛指出,《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期刊承担着时代使命和时代任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可以通过召开圆桌会议、参加学术活动、举办专题报告会、进行访谈等方式开发优质稿源,可以设置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相关的书讯或书评这样的栏目,使期刊成为重要的信息集散地,体现期刊的学术品格和学术追求。戴昕提出,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跟法学学科关系密切,法治化和法治建设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方面,期刊可以与该学科学者合作,就合适的主题进行约稿组稿,积极参加法学学科的学术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拓展优质稿源渠道。刘曙光表示,尽管期刊创办时间不长,但在学界的影响逐步扩大,已经取得好的声誉,期刊发展要坚持以跨学科的方法聚焦学科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建设学校共同体、作者共同体、编辑部和编委共同体、期刊共同体和合作共同体,采取主持人制度、专题报告、追踪重大科研项目和高被引作者、展开学术争鸣和选题策划会等举措拓展优质稿源渠道。高自龙表示,刊物办刊质量很高,在发展中要进一步加强编辑与学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选题影响力,积极向学界传递刊物风格和立场,他认为,在中国语境下研究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需要注意话语理论体系表达的精准性。胡元梓指出,从办刊方针到文章选取,再到装帧设计,刊物都独树一帜,未来发展需要坚持自己的特色,同时不断加强学术觉悟,贡献学术智慧,强化学术共同体,除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研究国家现代化建设以外,还要从思想上、哲理上去分析现代化的根本问题,可以通过广泛赠送刊物、召开专题研讨会、出版论文集等方式加大刊物宣传力度。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昝涛、戴昕、刘曙光、高自龙、胡元梓、许宝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期刊主编王浦劬教授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期刊主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发展性,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这些精神不仅确定了期刊的办刊方向和方针,而且对刊物的创办和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对学校党委和行政、期刊主管部门、编委会和各位编委、作者和读者对刊物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今天各位领导、专家和编委都作了富有启发意义的发言,期刊将会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逐项予以落实。目前,期刊发展到了关键期,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道理、学理、哲理研究,尤其需要各方面继续给予大力支持,让期刊更上一个台阶,更好地体现党和国家的要求、北大风格和学人心得。
王浦劬作总结发言
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社会科学部、出版社等相关人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部分青年教师和期刊编辑部成员参加此次会议。
参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