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北京大学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杂志社于2023年5月6日举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徐青森,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秘书长孙庆伟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王浦劬主持。
会议现场
徐青森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实践成果和理论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心使命和任务提供了理论纲领和根本遵循。北京大学举办的这场学术研讨会,涵盖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要领域和方面,汇聚了哲学社会科学相关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把党的创新理论主题教育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和发展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恰逢其时,既彰显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自觉,也凸显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行动自觉。徐青森强调,高校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也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时代使命。高校要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坚实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撑,作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不负历史的新的更大贡献。
徐青森致辞
孙庆伟指出,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北京大学举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研讨会”,是北大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举措。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中国最早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地,北京大学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近年来,北京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擦亮马克思主义底色,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建设,凝聚了一支高素质的师资人才队伍,建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一批高水平思政课程,创设了《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期刊等前沿学术阵地,围绕习近平经济思想、法治思想、外交思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了一系列高质量研究成果。孙庆伟强调,北京大学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科齐全、底蕴深厚,接下来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理化研究成果的运用,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治国理政的战略方针和体制机制问题,组织动员跨学科研究力量同题共答,在研究阐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方面作出贡献,在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理论和自主知识体系方面作出表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应有的力量。
孙庆伟致辞
在大会主旨报告阶段,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顾海良教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徐显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学科评议组理论经济学组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刘伟教授,中央马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李忠杰教授,中央党校原校委委员、副教育长韩庆祥教授先后作了专题演讲。
顾海良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与哲理”为题作主旨报告。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顾海良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把中国式现代化提到了理论体系的高度,同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了阐释。在此基础上,顾海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和哲理进行论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过程是同步同向的,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追求的主题,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个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是同步同向的。所以,谈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就如同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者具有同等的意义。顾海良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迷思,具有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和生态观,深刻表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世界观、方法论的根本认识,且在对外传播上具有更强的可感、可行性。顾海良对如何讲好“六观”进行了分析,强调应当将“六观”转化为可感、可行的语言范式和理论话语,既是中国话语,也是世界声音,这样才能对外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
顾海良作主旨报告
徐显明的报告主题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根据”。他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两个创新极具价值和历史意义,一是在党的报告中第一次把法治作为单独一部分,二是在重大理念、思想或者战略布局上的创新,即在法治的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徐显明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的论述作了梳理,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人类历史发展一般规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教训”“新中国自身经验和教训”以及“运用法治原理”四个维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回答,得出了一定要在法治的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结论,超越了一般的法学理论范畴,体现了政治家、思想家和战略家的高度。
徐显明作主旨报告
刘伟以“中国式现代化开拓人类文明新形态”为题展开主旨报告。他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纲领、初心使命,更是新时代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既体现人类文明的普遍性规律,又体现我们自身国情所决定的中国特色,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进程来看,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条文明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二选择。中国式现代化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开放文明五个方面,开拓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要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当务之急是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战略基点,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来实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刘伟认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成,意味着新发展理念可以得到有效的贯彻,意味着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意味着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而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如期实现,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刘伟作主旨报告
李忠杰的主旨报告是“中国规划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方式和鲜明特色”。他指出,中国规划用最具体、最实在、最具操作性的方式把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色全部融汇和包含其中,是中国式现代化最独特的方式和最鲜明的特色。李忠杰从“宏大体系”“改革完善”“历史长卷”“九个特点”以及“加强研究”五个层次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提出中国规划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方式,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色和亮丽名片,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就要研究中国规划,应进一步使中国规划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
李忠杰作主旨报告
韩庆祥的主旨报告题目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国逻辑’及其‘哲学根基’”。韩庆祥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讨论了两个问题。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对接的是强国时代,体现的是强国逻辑。他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任务以及新的历史方位下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两个方面展开阐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提出的,它的目标追求及其实质就是把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中蕴含的就是使我国发展壮大、使大国成为强国的强国逻辑。第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逻辑、哲学根基和哲学范式是“主主平等普惠”,这一范式摒弃了主统治客的“主客二分”哲学范式,立足于“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反对“一元”对立,把系统各要素都看作主体,并强调要素主体之间具有“平等性”,注重主体所具有的“普惠”性,共同富裕、平等发展、和谐共生等都是这一范式的具体体现。韩庆祥认为,立足于这一哲学根基上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的现代化提供了具有光明前景的新图景。
韩庆祥作主旨报告
王浦劬在主持中指出,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相聚在北京大学,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主题开展交流研讨,必将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系统性、学理化的领悟把握和研究阐释。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举办此次学术研讨会,就是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主题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有机结合起来,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与相关学科专业的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把主题教育与关系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把主观世界的提升与客观世界的改造有机结合起来,把学习和践行党的创新理论推向深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应有贡献。
王浦劬主持开幕式及主旨报告环节
下午的主题论坛设有七个平行论坛,分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现代化与法治中国建设”“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现代化与社会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平行论坛由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孙熙国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主任罗方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丰子义,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仰海峰,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秦宣,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辛向阳,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林振义,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平一,南开大学原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王新生,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评议组成员、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张士海,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带头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永贵,《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常务副主编关海庭,《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编辑部主任许宝友等专家先后发言。
平行论坛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平行论坛由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蚌珠主持。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中心主任周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管理世界》杂志社社长李志军,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邱海平,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蒋永穆,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凤义,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安东,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胡怀国,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对外合作部主任蒋同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辉等专家发表主题发言。
平行论坛二:“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
“国家治理现代化”平行论坛由王浦劬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研究员张树华,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特邀研究员包心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桑玉成,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教授徐勇,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周光辉,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佟德志,云南大学特聘教授、民族政治研究院首席专家周平,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燕继荣,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博雅特聘教授姚洋,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任剑涛,北京大学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清敏,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栋等专家先后发言。
平行论坛三:“国家治理现代化”
“现代化与法治中国建设”平行论坛由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法学院教授强世功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林,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周佑勇,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黄文艺,中国政法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喻中,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郭雳,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凌斌,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长聘副教授戴昕,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胡凌,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邵六益等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进行研讨。
平行论坛四:“现代化与法治中国建设”
“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平行论坛由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韩毓海主持。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张首映,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创院院长、博雅讲席教授钱乘旦,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李宗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副总编辑、编审、《读书》杂志主编常绍民,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党委书记贺桂梅,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付志明,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代玉启,华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处长、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华侨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薛秀军,空军工程大学军政基础系教授苏军茹等专家先后发言。
平行论坛五:“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
“现代化与社会发展”平行论坛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周飞舟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社会学系主任王天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冯仕政,四川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姜晓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何艳玲,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田凯等专家作了主题发言。
平行论坛六:“现代化与社会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平行论坛由北京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郇庆治主持。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学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钱勇,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云飞,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方世南,《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陈永森,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张海滨,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林震,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秘书长黄承梁,北京邮电大学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全喜,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周鑫等专家围绕论坛主题展开讨论。
平行论坛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大会闭幕式由孙蚌珠主持。孙熙国、张辉、王栋、强世功、韩毓海、周飞舟、郇庆治代表各平行论坛专家作交流发言。孙蚌珠作大会总结,她指出,本次会议是一场思想的盛宴。与会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主题注入了新思考、新观点、新认识,有助于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向深入。
孙蚌珠主持闭幕式
平行论坛总结发言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分别为孙熙国、张辉、王栋、强世功、韩毓海、周飞舟、郇庆治)
来自全国14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机构、20多所兄弟高校的知名专家、北京大学院系和职能部门的领导、青年学子、媒体代表等200多人参与了本次学术研讨会。
会议合影
(新闻来源:北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