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具有完备的价值系统和理论自洽性,中华文明体的调节理念独具特色。在这其中,“华夷之辩”用于调节族群关系,“忠恕之道”调节人我关系,使得中华文明具有鲜明的文化流变性和文明稳定性,呈现强劲的生命力和流动文明体征,从而通过文明互动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在文明体理论自洽基础上,历史上的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互动具有不同的方式:1861年洋务运动之前的文明互动大多是民族战争、族群冲突引发的。自洋务运动起,中国人逐步形成了主动学习域外文化的文明互鉴趋向。中华文明具有原生性,其理论自洽与调节理念的圆润,使之在历史长河中能够与域外文明互动和交融,文明体自身则保持着相对稳定和积极嬗变。中华文明的这一特点,为建设文化强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达成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根基。